又是草莓上市时,绿叶红果惹人馋,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的设施农业基地承包的10座温室大棚在阵阵寒风的吹佛下翻着白浪,似朵朵白云,曲世勇看着自己大棚里鲜红的草莓,喜上眉稍。
创业故事
40岁的曲世勇是辽宁本溪人,2004年带着梦想和希望来到新疆打拼,但是日子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。
2013年冬季,经过实地考察后,曲世勇发现新疆草莓市场前景不错,但没有红颜和章姬这两个畅销品种,自信满满的他拿着200万现金来到十二师三坪农场承包了27座温室大棚,开启了他的草莓种植之路。虽然没种过地,也不太懂得草莓种植技术,但是曲世勇怀着对草莓种植的一腔热情,和踏实肯干的心,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。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,一年下来,一分钱也没挣到。这无疑是给自信满满的曲世勇的心头浇了一盆冷水。
正是这次经历让一心扑在草莓地里的曲世勇明白,种草莓光用心不行,蛮干也不行,还得用脑,得靠技术。
有了第一年失败的教训,曲世勇参加了相关的培训班,订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杂志报纸,闲暇之余,也经常跟种植技术比较过硬的人沟通学习,在慢慢摸索中,他自己也总结出了一套草莓种植方法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
短短一年后,他种出的草莓品种多样、个头均匀,一公斤约装40颗。这让曲世勇心里有了底气。2014年,曲世勇申报了“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”。通过农科院近两年的抽样检测,2015年11月11日,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曲世勇的草莓颁发了“绿标证书”。
去年,曲世勇实地考察了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的地理环境、天气、土壤环境后,他认为这里更适合种植草莓、发展设施农业。试种后,他发现西山的草莓口感的确要比三坪的还要好一些,曲世勇又在西山农场承包了10座大棚。
2017年春节前夕,这十座大棚里的草莓一个个慢慢“红了脸”,西山农牧场地理位置优越,光照充足,大棚里的草莓口感更甜、色质更红,一经上市,便供不应求。
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最初的艰辛让曲世勇仍记忆犹新,但在他的努力下,现在的日子更加红火,草莓业的良好发展也让曲世勇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
(本文源于新疆兵团广播电视台)